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源于原北京轻工学院1984年设立的生物化工专业食品工程方向,以及北京商学院1994年设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999年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为现皇冠正规娱乐平台,随后食品工程方向随生物化工专业并入新组建的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04年起,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恢复独立招生,2011年与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组建食品学院。2019年学校院系调整,食品学院更名为皇冠正规娱乐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00余人。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100%具有博士学位。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的留学或访学经历。专业团队先后获得北京市工人先锋号,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称号,所属教师党支部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北京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2人。

  本专业拥有的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中用于上述本专业实验教学实验室面积约800平方米,用于教学实践与工程实习实验室与中试车间面积有126平方米。科研教学设备逾3600台套,总价值超过2亿元;其中,用于专业教学仪器设备1900台套以上,价值超过3000万元。教学实验设备完好率大于96%,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近三年本专业在校生平均171人,生均专业教学实验室使用面积4.7平方米,生均专业科研实验室使用面积7平方米。实验室可开展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相关实验,有啤酒中试生产线、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场所,教学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有稳定的专项教学经费支持。

  拥有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实验室面积1万余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1.2亿元,100万元以上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80余套。在全程全员导师制的机制下,本科生入学即可获得一对一的导师指导以及参与科研机会,科研实验室能深度参与到本科生培养过程。

  在孙宝国院士的带领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十余年间,专业建设一步一个台阶。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IFT和IUFoS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 “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核心,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塑造专业教育各个环节,持续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全程全员导师制”等制度,以及完善的校内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广泛的食品业内关系,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关注,广泛的参与科研、讲座、竞赛和实践机会。在全程全员导师制的作用下,本科生入学即可获得一对一的导师指导以及参与科研机会,科研实验室能深度参与到本科生培养过程。本专业还具有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和专业奖学金。

  专业建设取得良好成果。《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难题,构建“院士引领、创新体系、强化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食品添加剂教学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难题,构建‘院士引领、创新体系、强化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食品风味化学与分析》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微生物学》入选2019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专业坚持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定位,教学科研互相促进,互为支撑。专业依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12位,进入ESI农业科学学科排名世界前0.3%。近5年获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近60项,总科研经费8000万余元,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8项。

  本专业为有志于深造的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鼓励学生通过考研提升自我。近三年学生就业率均在85%以上,深造率在60%左右。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食品相关的研究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学生可通过我校与国外高校签订的合作项目进行国际交流。近五年,累计通过学校合作办学项目出国学习100余人,通过其他途径出国留学15人。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班子和系务会成员


1. 系班子成员

系主任:肖俊松

系副主任:许朵霞,郑喆

实验室主任:王振华

2. 系务会成员

肖俊松,许朵霞,郑喆,王振华,张慧娟,范光森,王金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