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孙宝国院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生做专业领航
时间:2018-12-14 来源:食品学院 作者:
12月12日,在良乡校区校长孙宝国院士以“中国食品产业的机遇与食品界的历史使命”为主题,为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大一学生做专业领航讲座。食品学院教学副院长李秀婷、院党委副书记胡燕霞、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王静、18级班主任张婵、刘慧琳、郦金龙以及专业教师、18级辅导员王丹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张敏主持。
孙宝国院士立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食品产业、关注食品安全、重视食品科普、率先垂范弘扬中国优秀饮食文化的大背景,对中国食品产业的机遇与食品界的历史使命向在场同学和教师做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孙院士认为:食品产业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中国食品产业拥有悠久的饮食文化、最多的科学技术人员、最多的食品专业、最强的食品学科、最多的在校大学生,中国的食品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孙院士指出:中国的传统食品加工制作方式正在从家庭厨房制作为主向社会专业制作转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从手艺型向工艺型转变、从工具型向装备型转变、从脑力劳动向人工智能转变、从源于自然向巧夺天工转变;中国传统饮食方式也正在从有什么吃什么向“吃什么有什么”转变、从会做什么吃什么向“好吃不好做”转变、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向“游遍天下吃遍天下”转变。中国的食品工业正在逐步从追求产值的高速度发展阶段向追求价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但幸福的人民吃什么,喝什么?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兼收并蓄,实现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生产,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提供中国美食,让地方特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中国食品界的历史使命。孙院士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最后,孙院士向食品系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六点建议:一、要潜心研究中国传统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揭示中国传统食品健康、美味的奥秘;二、研究食品要接地气,到工厂、餐馆、民间探寻食品科学技术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要致力于攻克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四、要拥抱餐饮业,为中餐现代化保驾护航;五、要理性认识、正确解读食品安全问题;六、要辩证认识、客观评价食品的营养和功能。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对于专业的疑惑、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对考研状态的剖析和期望等问题,校长孙宝国院士结合自己大学生活和从教多年的经历为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解答,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话语、精彩而细致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会上对所有积极提问的同学赠送了亲笔签名的书籍《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
来自食品182班李子阳同学说:“在孙校长的讲话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对家国民族的深沉热爱、对科研的精益求精与对每一位学生的关心,他的讲话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坚定了自己的方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基础,不断努力,立足当今世界,将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校长孙宝国院士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给与会师生上了生动的一课,此次新生领航深受食品系师生的欢迎,不仅提升了食品学子的专业认同感,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的热情,同时为食品学子的成长提出了专业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