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及犯罪学家乔治·凯林于1982年提出了著名的破窗效应,即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这一理论的来源,是曾做过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另一项实验。他将两辆相同的车分别扔到Bronx(贫民区)和加利福尼亚(富人区),前者不到一天便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后者一周之后仍完好无损。
或许有人会觉得,如此大相径庭的结果,是贫富差距带来的人文素质的差异性。可事实呢?津巴多教授把停在加利福尼亚那台安然无恙的车的车窗砸破了,之后几小时,完好无损的车也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
两个差别甚大的案例最终走向同样的结局,原因无他:Bronx的环境下,这辆车释放着“无人在乎”的信号;而在加利福尼亚,一台完好的车在当地人眼中一定有所归处,可当车窗破碎的那一刻,“无人在乎”的信号顷刻释放,原本完好的车最终同样走向被毁坏的结局。
破窗效应便是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直观看来,破窗效应是指不被控制的小恶滋生蔓延为大恶;但究其根本,破窗效应所反映出来的,是人类如何通过小的信号收集社会信息,而后做出行为判断。
或许只是一个存在破窗的建筑,无人修理,久而久之便可能有更多破坏者将窗户全部破坏;或许只是一个被丢弃在地上的纸团,无人清理,久而久之这个地方便成了纸团垃圾聚集地;或许只是随手在花园摘下了一朵小花,无人制止,久而久之花海也会变为荒野……
人们捕捉到了可被纵容,无人在乎的信号,于是仿效,甚至走向不可控的结果。
不过,破窗效应带来的,或许也可以不是坏的结果。
小的信号不一定是坏的信号:窗户破了,及时修补,告诉别人:这个建筑有人守护;乱丢的纸团,及时清理,告诉别人:这里的环境不容破坏;花儿被摘,及时制止,告诉别人:这片花海不只属于你。本质上说,这也是破窗效应的应用,一个正向的信号被捕捉,然后走向完满的结局。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做的,便是释放信号让人知道 “这事情,这些人,或者这些地方,有人在乎”。或许微小,但却有足够的力量,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