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楚之上的艺术狂响

    2017128日,《至爱梵高》终于在中国上映。自1956年起,便有层出不穷的电影试图解释梵高眼里燃烧的是什么,只是我们无法体会,不过是尽力贴近。然而毫无疑问,用油画来演绎梵高是致敬他的最好方式。光影交错的幕上,Vincent这个名字依旧闪耀。

《至爱梵高》中,艺术与生活以精巧的形式交融。这位不善言辞但渴求倾诉的画家,将自己的悲欢封缄在800多封信中。电影利用梵高与他弟弟的书信梳理出他一生中众多重要时刻,以画师的笔深入梵高的灵魂世界。

    梵高一生,在时而明亮时而阴郁,夹杂着伤悲、欢愉、渴望、失望、光明、黑暗与讽刺中,短暂而强烈地铺陈开来。在岁月长河中流入过去,流进永恒。他的画,光亮强烈的色彩,强大的生命力,对生活的渴望和爱,当然还有深入骨髓的孤独。

    梵高的画是奇迹,而本片也堪称奇迹。

    导演集结全球125位画家,历时七年精心打造,全篇由6500幅油画组成,帧帧皆满崇敬之心。背后的画师不仅持有超越完成工作的使命感,更是孤注一掷的去创造这样一副耗时耗力,却也前途未卜的艺术品。

片中梵高真正出场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是以闪回或他人叙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然而正是这样感性的方式,却让电影无时无刻不处于他孤独而灿烂精神世界,使影视灯得以打进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一生。画师艰难的修复工作,使得梵高多数作品在银幕上呈现,沉重也鲜活。

梵高说:“我想成为有用的人,要工作,要给全世界带来一些东西”,这样真挚美好的愿望一直停留在他心里。他自愿去贫穷黑暗的矿区当牧师,奢求能给那里的人带来神性的温暖与希望的福音。他愿将自己的一切赠予世人。他一生潦倒,用尽全力,可贫穷疾病如影随形,什么都没有改变……

消瘦的身躯,凌乱的红发,对爱情求而不得的孤独痛楚,对生活贫穷且不堪的愤怒粗鲁,对自然及用色彩描绘世界的专注热烈,自我的迷失,这,就是梵高。“一个时代无论如何狂妄,不能在美的面前失去尊卑”,他不会再被错过。

生活绝非易事,总有光明与黑暗相互映照,尽管苟且有一万种痛苦一万种摧折,诗与远方仅一种快乐却可慰藉那些疮伤。“艺术广大之极足矣占据一个人”,我们崇敬艺术,非为它的浪漫,而是我们是人类,人类需要热烈。军事、法律、商业、医药这些重要的,它们都是生活的必须,而艺术——那些温暖又明亮的,才是我们一生的事业。

我爱我离奇的想象

盛开的意念

是扭曲的真实

鲜艳的狂想

即使人生

有太多扭曲与痛

我的世界

依旧光明到闪耀

 

Baidu
sogou